生命的本身就是個奇蹟!
全然信任你的夢想正在實現。
新的月份、新的一週、新的一天、新的開始,祝福大家。
【11月天使訊息:創造與落實】
永遠不要懷疑你的才能,你所做的事具有足夠的影響力。發揮你的創造力,有計劃地落實你的創新的點子,與有經驗的人討論能帶給你更多的靈感和實踐的方法。如果你想擴展你的事業,或選擇進修,現在是很適合的時候。忙碌的同時,別忘了也要挪出時間陪伴家人。
(天使訊息出自 #心靈澡堂 (Spiritual Bathhouse))
2015年11月2日 星期一
2015年10月25日 星期日
2015年10月23日 星期五
起飛中!
這世上沒有誰一定要幫你或可惜你際遇的道理,可以拯救局 面的真的只有自己。
目前嶄新的起點正等待著我!
任何事也都不足以讓我再去躲藏。現在能讓我堅持下去的力 量,正是我曾艱辛的彷徨。
失去的,沒有餘地但也不曾後悔;就算受傷,也是自己的選 擇。孤獨沒有不好,只是不曾向人道起內在的東西。
過去由於無法承受而拋棄的那一切,沒有等我就離開了,曾 經深陷的瞬間,讓我慌張地找不到回身的空間。
如今,這雙蜷縮太久不敢翱翔的翅膀,正準備堂正地向這個 世界展示我的夢想!
目前嶄新的起點正等待著我!
任何事也都不足以讓我再去躲藏。現在能讓我堅持下去的力
失去的,沒有餘地但也不曾後悔;就算受傷,也是自己的選
過去由於無法承受而拋棄的那一切,沒有等我就離開了,曾
如今,這雙蜷縮太久不敢翱翔的翅膀,正準備堂正地向這個
標籤:
身心靈醒悟的自由創作
覺察 觀照 理解和承認自己真實的感受,才是「愛自己」 的表現
從小唯命是從的男孩,到了高中畢業依舊為了順應父母不讓他們失望,選擇就讀大學的科系是父母的期待,而非自己的興趣;
30歲還沒結婚的敗犬女王,為了堵住親戚們亂竄的言論,強迫自己參加了人生中第一次的相親飯局;
正義感十足的社會新鮮人,在公司會議上分享的報告是主管交代的句句好話,但字字卻不是自己的真心話;
年紀大了、好姐妹紛紛結婚生小孩了,擔心自己快要沒有朋友,所以就算到了朋友家聚會,為了迎合大家,硬吃了幾口難吃的飯菜也要說出「好好吃」三個字;
經歷了幾場心疲力竭的感情之後終於邁入婚姻的小女人,婚後每天早餐吃的是去邊土司,只因為從來不敢開口跟先生說『其實自己最愛吃的就是土司那厚厚的邊邊…』。
這每一刻的結果都看似和諧沒有差錯,但卻沒有「自己」。不是沒有自我存在的價值,而且忘了覺察自己的重要性和認清自己的真實性。
在各種關係的互動中,我們因為失去自己才會去逢迎別人,也因為不夠理解自己,所以才會有螺旋理論(西瓜靠大邊)的產生。也就是說當人有所恐懼時,心中總是會跑出黑天使(你也可以稱作我執或小我)出來,它會嘲笑你的決策、動搖你的信心,可能造成你對自己的批判性或自卑感,使得你不敢去「正視」自己和「覺察」自己真實的感受和需求,然後使自己去依附繞在你身邊的那些社會價值所貼上「這才是對的」標籤的聲音或幻象。當然…如果這中間的過程你只隨著黑天使聞雞起舞,那麼你更會被它控制到喪失個人意志。
假如妳喜歡上的人其貌不揚卻坐擁上市上櫃股票的身價,妳和他的因緣來自於你們共同喜歡到弱勢團體中為孩童們說故事,而妳愛上的是他持以大愛的善心,並非如那些僅懂世俗、只看表相之人所下的「愛上對方財力」定義般。
深陷他人言語風暴和自身頭腦過度批判自我價值的妳,因為過度害怕而忘了去理解每個人自己和自己的內在小孩,其實需要的就只是「愛」。妳是否能夠把持住信念,不被外在評價所左右意志,聽從妳內心想要追求愛的渴望,而非向自我消弱的意識投降,向那些俗世的人們宣戰,勇敢地告訴他們妳真實的想法,縱使妳會因此失去一些朋友?
我們一生中都在「服務」著別人對我們的期待,為了不辜負他們,所以我們選擇先欺騙了自己的內在。但如果你能夠勇敢地放下別人所撰寫或期待的腳本結局,便可以不必再以為自己是受害者,或是再次搶著在生命關係中,總是想要扮演征服別人的角色。
而縱觀個人生命的演變,也許我們都曾經依附在社會刻板聲浪的起伏與人事的危言聳聽之中,但是不是總覺得自己不夠快樂?如果我們能夠選擇重新愛上自己並承認自己最真實的感受,而非再度用「腦」去處理曾經的記憶與事件,那麼你一定會因為「做自己」而感到更有力量與豐盛的自信。
標籤:
身心靈醒悟的自由創作
2015年10月22日 星期四
你的人生,你想要隨著心走,還是被大腦牽著鼻子走呢?
我們並不是天生的演員,因為「做自己」本來就不用演,不必依附在社會的價值評論或外在條件的牽制之下,當然更重要的是,就算自己赤裸地被放在別人眼光的放大鏡下檢視著,你依舊可像電影《命運規劃局》劇中男主角憑藉著自己的「自由意志」,非常確信地知道自己的使命和想要的願景版圖為何,勇敢追尋他此生唯一的真愛,而放棄眾人所欽羨的總統登基之路,並且反抗來自一個神秘、專門掌控人類命運的組織-命運規劃局(也可以說是個人的生死簿)對他命運演變的強迫安排,然後去打敗那可笑又複雜的宿命論,拿回生命的主導權。
但的確,生命倒像是一齣戲,一生中會遇見的人事物、會遭遇到的挫敗與傷痛、會擁有的豐盛與喜悅等,都只是在進入生命最終極「空」的境界前那場戲裡的元素,而唯獨你自己才能撰寫腳本和改編劇情,並非他人輕易所能左右。
你曾經靜下心來一分鐘,做三次深呼吸之後,好好的跟自己的臨在在一起並問過自己:「我真正想要的是什麼?」嗎?
而這個人生,你想要隨著心走,還是被大腦牽著鼻子走呢?
標籤:
身心靈醒悟的自由創作
寂寞是孤獨的痛苦。
當你經歷二減為一的分裂傷痛,和勇敢斷絕那自建拒絕外界的高牆,而超越了孤獨的單獨之後,你會看見,生命之中零比一更加美好的真理 — 那便是「自己」。
每個人生命的本質 就是一場孤獨。
標籤:
身心靈醒悟的自由創作
2015年10月16日 星期五
理解自己的獨特性,給自己思想和行為上的自由!
當你發現有人在控制或試圖要你去執行或依附他們的想法或價值觀時,可以勇敢大方的拒絕了,記得告訴對方你真實的想法,同時相信自己這麼做是不會錯的!去釋放因為社會價值的制約性和解放困擾於心許久的恐懼限制性,然後放下本來就不存在的小我,那麼你會感到很自由。
用自己的心去感受、去散播發自內心的純正信念,别再被别人或是懷疑的言論左右了你的自由意志了,去相信自己是可以透過獨一無二的優點及特性去創造一股新的力量出來的。
請記得,當你的力量回來的時候,心中通常會湧出一股熱誠和隱隱想要衝破靈魂束縛的能力,而之於過往那些世俗的紛亂與虛假,或是曾經困綁自身的執念,便會像焰火即將燃燒完畢前的光點,逐漸消失眼前。
千萬別小看自己的每一個念頭、走的每一吋步伐,因為每一個正視自己和看重自己的當下,就在創造一個足以正向影響他人、而非被他人引入歧途的自我。
標籤:
身心靈醒悟的自由創作
2015年10月5日 星期一
愛在泡澡缸。
放下所有人生劇場的腳本,你不必再以為自己是受害者或是再次搶著在生命係中扮演著想要征服別人的角色。
過去當我們感到受傷,甚至自責時,就是不懂得如何原諒,原諒別人以及自己,所以在不斷的自我懲罰中,步履蹣跚地讓其一生處於黑暗之中。
但如果你可以學會回到合一的感覺,那麼匱乏感就會漸漸地消失,自我感也會被淹沒,那麼愛的能力就自動地升起。
你要知道你擁有許多愛光,這股愛光是你可以大方擁抱黑暗的光明。愛的能力升起之後,讓更多人受惠。去分享你的經驗,你的看法,以及你如何解脫回到自己,先從你愛的人開始吧!
過去當我們感到受傷,甚至自責時,就是不懂得如何原諒,原諒別人以及自己,所以在不斷的自我懲罰中,步履蹣跚地讓其一生處於黑暗之中。
但如果你可以學會回到合一的感覺,那麼匱乏感就會漸漸地消失,自我感也會被淹沒,那麼愛的能力就自動地升起。
你要知道你擁有許多愛光,這股愛光是你可以大方擁抱黑暗的光明。愛的能力升起之後,讓更多人受惠。去分享你的經驗,你的看法,以及你如何解脫回到自己,先從你愛的人開始吧!
標籤:
身心靈醒悟的自由創作
2015年9月30日 星期三
已經結束的,就已經結束了。
【無論你遇見誰,他都是對的人。】
這意味,沒有人是因為偶然進入我們的生命。每個在我們周圍,和我們有互動的人,都代表一些事。也許要教會我們什麼,也許要協助我們改善眼前的一個情況。
這意味,沒有人是因為偶然進入我們的生命。每個在我們周圍,和我們有互動的人,都代表一些事。也許要教會我們什麼,也許要協助我們改善眼前的一個情況。
【無論發生什麼事,那都是唯一會發生的事。】
我們所經歷的事,不可能,絕不可能以其他的方式發生,即便是最不重要的細節也不會。
並不存在「要是我當時做法不一樣…那麼結果就會不一樣。」無論發生什麼事,那都是唯一會發生的,而且一定要那樣發生,才能讓我們學到經驗,以便繼續前進。
生命中,我們經驗的每一種情境都是絕對完美的,即便它不符我們的理解與自尊。
我們所經歷的事,不可能,絕不可能以其他的方式發生,即便是最不重要的細節也不會。
並不存在「要是我當時做法不一樣…那麼結果就會不一樣。」無論發生什麼事,那都是唯一會發生的,而且一定要那樣發生,才能讓我們學到經驗,以便繼續前進。
生命中,我們經驗的每一種情境都是絕對完美的,即便它不符我們的理解與自尊。
標籤:
身心靈醒悟的自由創作
2015年9月11日 星期五
相信你所見~不去期待它,就只習慣它。
很多人習慣在自己設限的框架中成長,但也有更多人「期待」著別人配合著自己的「習慣」,去改變他原有的習慣,這是一種控制,也是一種忘記自己存在價值的反應。
凡事只要期待,若最後有所反差,就會受傷,這和總是保持正念和自信的態度是不一樣的。
期待,是你已規定了答案;
正念,是你沒有預設任何規則條件和結果,你只是遇到什麼,什麼都保持正面思維與行為。
所以當你面對任何內心有所「反應」或「投射回到自己」的外在任何因素時,千萬別帶著期待要去改變它,或是渴望別人來為你改變他自己!
你只能習慣「它」,它就是各種讓你不爽的人事物!
標籤:
流浪悸旅
訂閱:
文章 (Atom)